产品说明: 一、原理概述 “电絮凝膜生物反应器”是为满足2016年1月1日开始强制实施国际海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MEPC.227(64)决议通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排放标准和性能试验准则”中的全部技术规范,而研发的具有全新理念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适用于船上“黑水”及“灰水”等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满足更为严格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 该污水处理工艺及系统产品已申请多项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 二、性能特点 本装置及处理工艺综合运用了电絮凝技术、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以及物理分离技术,通过合 理安排处理流程,强化絮凝与生化处理的结合,克服了现有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固有不足,在稳定 脱氮除磷效果、增强污泥活性及阻止膜污染上取得突破。其典型处理流程如下: 性能特点 ◆本装置以电离产生的金属羟基络合物为污水絮凝剂, 并结合生物好氧、厌氧反应及膜分离技术,且有较强的脱氧 除磷效果。 菌群的良性代谢,有效增强污泥菌体细胞活性。 ◆本装置通过将污水中污染物和悬浮物从自由分布状态 变成聚集状态,抑制和避免污染物的附着和渗透,有效阻止 膜污染。 ◆本装置合理安排和规划接触氧化、缺厌氧沉淀、膜生 物反应及电絮凝在处理流程主线上的顺序,具有理想的处理 流程和工艺结构。 ◆本装置借助电絮凝电极作为牺牲阳极,有效阻止和延 缓装置本体和机件的腐蚀损坏,大大延长使用寿命。 ◆本装置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产生 的污泥量少,**次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污染物脱除技 三、本装置用于处理船上厕所下水道粪便污水(又称黑水),使之达到国际排放标准排放至舷处。本装置也可用作船上来自厨房和洗澡的灰水的处理,但灰水应作预处理和选用容量较大的装置相匹配。 四、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属IMO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公约《MARPOL 73/78》附则IV的关键设备。现行的排放标准和性能试验准则是1976年12月3日颁布的MEPC.2(VI)决议(称为老标准),本系列装置遵守2006年10月13日 颁布的MEPC.159(55)决议(称为新标准),公约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凡是吊装到不论新老船舶上的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都应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汇总各种规则和排放标准如下: IMO 老标准 IMO 新标准 USCG Alaska TSS (mg/l) 50 35 150 30 BOD5 (mg/l) 50 25 无要求 30 COD (mg/l) 无要求 125 无要求 无要求 大肠菌群 (个/100ml) 250 100 200 20 PH 6~9 6~8.5 无要求 6~9 余氯 (mg/l) 尽可能低 <0.5 无要求 10 型式试验天数, (天) 10 16 10 30 五、SWCM型多级船用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利用活性污泥、接触氧化和膜生物反应器(MBR)的处理原理消解**污染物质。MBR能达到高效、彻底和干净地处理污水,使排放水满足IMO新标准和其他更严厉的要求。 本装置为**产品,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 警示 机械危害! 在维修装置中由电动机驱动的泵机设备前必须将船舶开并断开,并挂上“正在维修,不准合闸”的醒目标签,只有主管本装置的船员或工人才可对运转部件进行维修。 电气危害! 本装置供应有高压电源,如不小心接触人体会引起危险,在任何情况下不要随意打开控制箱的门或电动机接线盒,在需要对控制箱、电动机进行维修时,必须将供应电源的船舶开关“断开”,在打开电气控制箱门时首先拉开电源总开关,任何人都应非常小心操作,以免引起触电的危害。 疾病危害! 生活污水通常都含有很多寄生虫机体,诸如:细菌、真菌、病菌、原生物、轮生虫等。它们多数是致病菌,意即可以引起严重的交叉感染,大多数与生活污水有关的疾病是由人的手到嘴来传播这些致病细菌,保持个人的良好卫生习惯,少接触占有污水的设备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如果万一接触到污水或者被污水污染的设备时,个人应立即用消毒肥皂或洗洁精很好地清洗自己。在吃饭、喝饮料、吸烟或者任何从手到嘴的动作前特别应该清洗,如果皮肤划破应立即进行适当的医疗保护。